“‘債券通’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國金融市場持續開放的又一具體措施的落實。”富榮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王剛建就日前“債券通”運行發表了最新觀點。他認為,2014年滬港通試點開通,2016年深港通正式開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通過香港投資內地股票市場的市場通道。債券通落地之后,為境外投資者同時開通了投資內地債券市場的通道,豐富了境外投資者在境內的投資渠道,拓寬了大類資產配置的范圍。
6月21日,央行網站發布《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 7月3日,債券通正式運行,當日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
王剛建說,我國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債券市場近十年來快速發展,市場存量持續上升,發行品種不斷豐富,其開放對境外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意義重大。截至2017年6月末我國債券市場未償債券總額達到68.66萬億,是國際上第三大債券市場,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未償債券余額為60.64萬億,其開放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是未來不可或缺的新興市場債券配置品種。而對于我國債券市場來說,有益于改善投資者結構,豐富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和風險偏好,也推動市場機制的完善。
“與滬港通、深港通不同的是,此次債券通開放的力度更大。” 王剛建稱,在之前債券市場開放的基礎上,此次債券通開通了銀行間市場的全部債券品種,并且無額度限制,此前滬港通、深港通都有總額度和單日額度的限制。但滬港通、深港通都是雙向市場開通,而債券通只有單向通,是“北向通”,只有境外投資者可通過香港北上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內投資者仍無法通過香港投資境外債券市場。這一考量主要還是基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和資本外流壓力的考慮,在目前的形勢下,分階段、分步驟穩步推進開放,注重市場穩定和實效仍然是重要的。我們應該對央行此次首先推進“北向通”的債券市場開放表示贊賞。
債券通正式開通當晚,央行網站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7〕第7號》,允許外資評級機構在境內銀行間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對此,王剛建認為,由于我國信用債外部評級高度集中于較少的高級別,使得外部信用等級與債券收益率、違約風險嚴重脫鉤,信用債外部評級處于失衡狀態。此時引入外資評級機構進入國內市場開展評級業務,提供了良好的打破失衡狀態的契機,可能為我國信用債市場提供完善風險定價的良好契機,使市場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國內債券市場的走勢而言,債券通引入境外投資者,中長期來看是明確的利好,有助于改善投資者結構,增加債券需求。”王剛建分析認為,但短期內來說,市場剛剛開通,雖然沒有額度限制,不過考慮到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以及市場發展仍需一個持續的過程,其影響會緩慢釋放,對市場影響不大,債券市場走勢仍主要取決于國內宏觀基本面、貨幣政策及去杠桿政策的實施情況等因素。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