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二、事件點評
1) 本次定向降準操作方式和時點上符合市場預期: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多變,嚴監管去杠桿階段企業再融資問題突出顯現,為適度對沖嚴監管帶來的緊縮效應,今年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已實質上趨松。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將再次動用定向降準等工具,參照以往經驗,一般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一周后降準政策正式落地,因此本周末降準政策正式落地較為符合預期。
2) 預計降準釋放流動性7000億元,幅度較大:本次降準主要是定向支持“小微企業”和支持“債轉股”,二者分別釋放流動性約2000億和5000億,并對資金使用進行了約束,“降準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將納入MPA考核”。雖然為定向降準,但本次降準對象涵蓋了主要的銀行,實際釋放資金接近普遍降準的水平,從幅度上看應該略超市場之前預期。
3) 未來仍有降準空間及可能性,但對貨幣政策的理解仍要相對穩健:目前大型和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分別15.5%和13.5%,準備金率可調節的空間較大,用寬貨幣適當對沖緊信用的負面影響是政策路徑之一。但貨幣政策仍需服從與宏觀去杠桿,防金融風險的政策基調,降準公告中的表述也一如既往地強調了穩健的大背景。因此不能過度解讀為“貨幣放水”,預計央行仍會控制節奏,抑制市場全面寬松預期。類似4月降準替代MLF操作之后,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投放量也有所收縮,本次7月降準后,可以關注央行后續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
三、對債市的影響--降準符合預期,但短期難解企業再融資之渴
1) 降準對短期的流動性環境是確定性利好,有助于短端收益率下行:6月份以來,央行在公開市場已經累計投放了6600億貨幣,單月投放規模有望創下年內新高,配合降準預期,上周跨季資金面的緊張程度已有所下降。隨著本次定向降準的落地,短期流動性環境有望進一步實質性改善。但考慮到流動性將在7月初釋放,月底監管考核因素主導的資金緊張問題可能仍在,預計6月底非銀回購利率下行空間不大。不過,類似3個月存單等短端利率季度初回落幅度有望更大,從而帶動短端收益率下行。
2) 利好利率債,但下行空間仍受約束:貨幣政策的邊際放松對無風險收益率是確定性利好,但市場此前已有比較充分的預期,利率債的收益率走勢已在很大程度上作出反映。就此次降準時點和幅度看,方向上有助于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進一步下行,但當前利率債仍在關鍵點位,曲線平坦化,向下的空間仍然受一定制約。當前美元走強下的中美利差低位,貿易戰走向仍有很大不確定性,經濟和融資的數據7-8月份再度好轉的可能性仍在,投資者對經濟、通脹的預期也有所反復,預計利率下行空間有約束,預期差波動下的震蕩行情延續可能性較大。
3) 信用緊縮環境下,降準短期難解企業再融資之渴,信用債延續分化概率大:在去杠桿及資管新規等嚴監管政策實施過程中,信用的緊縮是持續演化的慢變量,降準釋放資金帶來貨幣供給總量上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但短期內無法解決銀行面臨的資本約束,無法扭轉銀行等投資者因受到嚴監管約束帶來的風險偏好收縮。資金的邊際寬松短期內預計難以解決企業因非標融資渠道喪失面臨的再融資之渴,也難以對低等級信用債形成直接利好,信用利差仍有走闊壓力。
四、對權益市場影響--降準符合市場預期,耐心等待市場底出現
整體來看央行此舉是“寬貨幣+嚴監管”組合拳的一部分,目的為平滑去杠桿過程中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從5月社融數據“腰斬”到信用違約事件的頻發,市場已有分析預期央行或利用降準進行對沖。加之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對運用定向降準工具的描述,此次降準是在預期之中的。
股票市場自2月以來調整核心原因是“內憂外患”,即嚴監管+去杠桿導致的上市公司信用違約以及大股東質押爆倉,加之中美貿易戰短期對情緒面的影響。此次定向降準是為了“債轉股”以及支持小微企業,主要針對實體經濟而非股市,并未代表政策的轉向。但從近期券商的窗口指導:大額股權質押未經監管同意不能強平,權威媒體以及易綱對股市的發文以及此次定向降準政策出臺都表明了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態度,短期內市場或有反彈,但不能預期過高,利好政策的出臺利于市場情緒的回暖,但市場的核心矛盾仍未解決且處下跌趨勢之中,仍需輕倉耐心等待市場底出現,中期建議關注半年報業績邊際改善的行業公司。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和合作客戶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本報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議在本報告發出后不會發生任何變更,且本報告僅反映發布時的資料、觀點和預測,可能在隨后會作出調整。
本報告中的資料、觀點和預測等僅供參考,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